·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公告
 

  没有公告

 
 
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 ISO14001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介绍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dmin 时间:2010-9-11 23:01:42 阅读:970次 【字体:

ISO14000是针对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制定的管理系列标准,包括环境管理工作和体系方面的标准化。标准着眼于组织内部管理,没有对环境绩效提出绝对量的要求。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介绍

  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继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之后推出的第二个管理性系列标准,用于组织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审核,通过经常和规范化的管理活动实现对减少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承诺和应尽的义务,并通过审核和注册向外部予以证实。该标准适用于全球商业、工业、政府、非盈利组织和其它用户,对改善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每个组织的环境行为,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减少世界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急剧恶化,地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与发展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热点。联合国于1972年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1989年以44/228号决议确立了举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对环境与发展问题采取均衡的、综合的处理办法的原则。1992年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关于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和涉及气候、生物、森林等方面的公约和原则声明。特别是《21世纪议程》,它阐明了人类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应做出的抉择和行动方案,并强调了加强全球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和建立新的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各国均采取了很多措施,制订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虽然这些对各国的环保事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但自成体系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或多或少地形成了非关税贸易壁垒。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充分意识到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应起的作用,于1992年建立了"环境战略咨询组"(ISO/SAGE),1993年成立了ISO/TC207"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开发环境管理领域的标准化工作。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ISO组织为TC207预留的100个系列标准号,即ISO14001-ISO14100的统称。制订这套标准的目的,主要是规范世界各国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以达到减少环境污染、节省资源的目标,进而消除贸易壁垒。从1996年9月以来,ISO14000系列中已正式颁布了六个国际标准,其中ISO14001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以及审核认证的最根本的准则。目前,国际、国内所进行的ISO14000认证是指对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取得的是ISO14001认证证书。该系列标准一经颁布便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特别是欧、美、日等国的积极响应。申请并获得ISO14001证书已成为通往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党和政府多次提出了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环境管理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的环保方针、政策、法律和措施,并积极参与了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1995年5月我国成立了与ISO/TC207相对应的"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97年4月1日等同采用ISO14000系列标准;1997年4月成立了"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2001年8月成立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标志着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步入了一个新阶段。ISO14000事业的发展必将促使我国的环境保护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协调进行。

  组织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1. 通过对生产运行施行全面的整体控制,可以减少"三?quot;排放,降低能耗,节省资源,从而有效的推行清洁生产,实现降低组织生产成本和污染预防;
  2. 以通过环境管理制度化、体系化,提高组织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管理水平,改善环境行为,满足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减少环境事故风险,避免环境刑事责任;
  3. 对社会和环境负责任的组织可以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和产品形象,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增强用户的认同和信任,使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得以有机的结合;
  4. 良好的环境意识、环境条件和社会形象可以满足顾客需求、提高市场份额、吸引投资者、合作者和潜在的用户,有利于消除绿色贸易壁垒,促进经贸发展。

上一篇|下一篇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吉瑞三路99号环球时代中心1栋3单元1203

手机:田老师  13808239646  微信同号

QQ:2238209453


  制作维护:中联世纪  网站管理

蜀ICP备2022025108号-1